我的博客, 帖子链接


Ed Tee's Gallery

About Me

我的照片
您好,我和我太太黄秀芳(aNGie)都是70年代的年轻人。我们有两个很棒的女儿,祖恩和祖怡。我们不斷的努力耕耘,勇於打造實現夢想的環境。走近多姿多彩、幸福快樂、无后顾之忧的下半场人生!能與人分享是一種福氣,懂得和別人分享是一種智慧。*成功* ~ 不在於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333 [Being Consistent & Persistent in pursuit of your goals]

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好習慣造就好人生

「你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命運,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為何只有少數人能知命造運,真正做命運的主人呢?

習慣是在我們潛意識下的慣常行為,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習得的。習慣的浸淫與渲染,經常是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這些我們習以為常且根本不在意的習慣,往往成為在緊要關頭決定成敗的重要關鍵。我們常常會看見某些成功人士彷彿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原因是什麼?因為這些成就非凡的成功人士都身懷有跡可尋的成功要素—良好的習慣。

如果說習慣就像一塊磁鐵,你想吸引到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呢?
想培養一個好習慣,是得靠計劃、練習和堅持的,就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好習慣吧!


別永遠只是一頭驢子

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之後是習慣造成我們
~王爾德(Oscar Wilde) 愛爾蘭作家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亞歷山大大帝,曾花十三年東征西討,征服的領士甚至及於印度邊界。在他底定天下之後,大肆論功行賞,不管是大將軍或小兵小卒,幾乎個個有賞,金銀財寶、土地、美女,應有盡有,賞得大夥兒眉開眼笑。但其中卻有個小跟班愁眉苦臉,因為他一點好處也沒分到。

  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跑去跟亞歷山大抱怨。大帝!我跟在您身旁,出生入死也數十年了,為何一點獎賞都沒有?別人沒跟您那麼久,卻賞那麼多,這樣末免太不公平了吧!

  這時正好有一隻驢子經過,亞歷山大就指著驢子說,你看這頭驢子,牠也跟我出生入死幾十年。幾十年前牠是一頭驢子,你瞧瞧現在的樣子,牠還是一頭驢子。跟班的一聽,知道亞歷山大在諷刺他,只好摸摸鼻子走到一邊去....

一個人如果不知及時調整改變,即使活得再久,也不會令他的生命增添任何的希望和光彩。你是什麼樣的人,其實都是自己長期「想」出來的。你意識的焦點擺在那裡,影響力就在那裡。請別選擇永遠當一頭驢子哦!


走出習慣的牢籠,命運大不同!

想出類拔萃,創造美好的未來,您必須明白─是你的習慣決定你的未來。
~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全球暢銷書《心靈雞湯》的作者

在馬戲團裡剛誕生一隻小象,在牠還來不及學會走路時,雙腳就被人用鍊子鎖住,綁在一根小木樁上。等到小象開始會走路,每次嚐試想走到更遠的地方,卻都被鐵鍊拉回來,日子久了,牠也就安於在鐵鍊圈住的範圍內活動。

小象慢慢長成大象,牠跟著馬戲團四處表演。在表演台上,大象能夠毫不費勁地推動粗大的木頭,甚至能輕而易舉捲起巨大的石頭。表演結束後,牠被栓在一根小木樁上。

  觀眾席上有一位小孩納悶地看著,忍不住問爸爸說,大象力氣那麼大,為何還乖乖在那裡,牠應該能輕易地拔掉小木樁,想到哪裡,就到哪裡嘛!

  爸爸笑笑說,是啊!可是你知道,牠從小就被綁在小木樁上,每次牠想逃跑,費盡力氣,還是掙脫不了,於是牠開始相信根本是逃不掉的。所以即使牠已長成一隻大象,那小木樁對牠產生的影響力卻絲毫未減,原因就出在這裡啊!

  有一天,動物園發生了火災,那隻大象卻不幸活活被燒死。

  牠是被火燒死的嗎?不!牠是死在自己的習慣認知裡面。

人最重要的一個習慣,是他習慣怎麼看待自己,這即是一個人的自我信念。
[ ... ]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一个人的亲密

很多人以为"亲密"是两个人的事儿,儿女情长,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以为这就是亲密的最高境界。其实,亲密,与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为什么呢?很简单,一个无法与自己亲密的人,是不可能与他人真正亲密的。

先让我们看看亲密的几重含义。中国人喜欢说"亲密无间",所以,亲密首先指的就是一种融合感。与宇宙万物合一是每个人的本体天性,但是,虚假的自我感让我们见不到自己的本体,内在往往产生出隔绝感、空虚感与匮乏感,带着这种感觉的人总是试图逃开这种感觉而拼命向外寻求救命稻草。我们不敢跟自己相处,无法与自己亲密。因为,他还没有经验过自己内在的自足,他不能算是真正的长大成年,在他的内在还只是一个想回到子宫的婴儿。

亲密的第二个面向是接纳。我们都知道,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接纳别人的。在我们的外面,没有别人。我们眼里所看到的世界都只是我们内在心象的投影罢了,所以,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眼中的世界总是不完美的,总是这儿不对或那儿不对。评判是接纳的敌人,而不接纳的人总是有很多的评判。他总像是揣着无数的小刀,一不小心就飞出去一把,不是伤自己就是伤别人,这样的人怎能了解亲密?而一个接纳的人,他可以看到自己或他人的缺点,但是却不在头脑中升起评判,他如实的接纳眼前的实相。

亲密的第三个面向是真实。一个对自己不真实的人,当然是不可能对别人真实的。而一个能够做到对自己百分百真实的人,也绝对不惮于对别人敞开。虚伪与掩藏是亲密的毒药,一个不敢真实面对自己内心的人,他无法与自己亲密。一个对自己真实的人,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在最隐秘的想法而不怕将之揭露出来的人。这既需要勇气,更需要觉知。

亲密的第四个面向是信任。很显然,没有信任是无从亲密的。在亲密感产生的同时,会有一份无条件的信任随之产生。一个不能百分百信任自己的人总是不可能百分百信任别人的。怀疑与算计是因为头脑还在,当我们带着头脑的时候,就很难进入亲密。

亲密的第五个面向是放松。显然,一个内在不放松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外在的放松的。焦虑和紧缩感可以变得很细微,但只要它在,就会影响我们真正的亲密。放松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宁静的背景,它是一种"没什么大不了"的放下的态度,它使得一切的发生都变得自然轻松,它是静心。

我说,亲密与他人无关,而只与自己有关。当你学会了怎样与自己亲密的时候,与他人的亲密就会变得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
[ ... ]

2010年10月20日星期三

健康人格的36项

健康的心理分为6类36项,摘自于NLP专业培训师李中莹先生的书籍中:

一、思想态度
1.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着“三赢”的态度:你好、我好、世界好
2.常怀着“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态度
3.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4.在困难时能刻苦坚持
5.灵活
6.有创意,富余幽默感

二、学习提升
7.对很多事物都很有兴趣
8.有效的运用内感官
9.想掌握有关的学问和知识
10.多问“为什么”和“如何”
11.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
12.有尝试的勇气,可以付诸行动

三、自我管理
13.自己可以做的不假手他人
14.自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
15.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
16.爱护和尊重自己
17.有效的时间管理
18.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

四、人格发展
19.认识自己拥有和未有的能力
20.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
21.具备有效思维的能力
22.肯定自己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资格
23.尊重每一个人的界限
24.认识和珍惜自己能够做到的对世界的影响

五、情绪智能
25.明白情绪其实是来自本人的信念系统
26.接受自己的情绪
27.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28.关心别人的感受
29.明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30.能够接受“失去”

六、人际沟通
31.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
32.能够主动与人接触
33.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
34.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言行
35.能够面对公众说话
36.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

无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个人创业想要成功,这一切首先建立在完善的人格基础之上。所以,与其说,我们在努力的创业,还不如说我们在透过创业平台有机会大量接触人、事、物,并在此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 ... ]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預留人生的美好

每天最享受的事,莫過於在緊湊的日常生活中,為自己勻出一份閒逸無擾的心靈時間。

當家人還沉睡夢鄉,天色猶是墨黑的清晨時分,我常就獨自由被窩悄然爬起, 為自己倒杯熱水,不匆不忙地在窗邊靜坐一會兒,由高樓居處靜靜欣賞都會遠處那不曾寂滅的星點燈光。

在這個時刻,既不會有電話鈴聲劃破靜寂,也沒有什麼急迫待辦的事。可以想心事,可以寫日記,背首詩,或做做計劃……。一天初始的那份寧靜,怡適的氛圍,不費一分一毫,就已完完滿滿的蔓延,充溢在心間。

其實,人生每一個簡單經驗裡,都蘊藏著看不見的珍貴寶藏。只要靜心細想,就不難發現,最令人愉悅回味的時刻,常只是一些非常簡單的生活小事,用不上什麼巨額的花費。或是靜下來讀一本好書,或是赤足踏在沙灘上,感受潮湧、海風的氣味,或者帶寵物在沐著月光的小巷裡散一會兒步,或是與家人共賞一部好電影,在燈下聚餐歡談,彼此間交換一個會心的微笑,與久違的老友通次電話,或是運動後,身體充份舒展的舒暢之感……。

如果,生命中所有美妙的時刻都能不請自來,當然是最理想的。但也因現代人每日的生活都如此忙碌,不知不覺中,我們常讓這簡單的想望湮沒於浮生的喧囂、汲汲營營之中。在匆忙、緊張的心境下,我們也常因急切的追逐夢想、欲望,而忘了靜心細賞人生與萬物之美,每每在事過境遷、人事不再的時候,才暗自謂嘆自己的不曾善用時間,珍惜把握。

所以聰明的人必得為自己預留創造人生的美好時刻。若我們能為自己、為摯愛的人預留時間,每天奉獻自我,大愛在心,助人無悔,常懷感恩,而不僅是被動的等待賞心悅目的事自動發生,必能為自己的人生扉頁,增添許多豐富瑰麗的色澤,創造許多值得回億的美麗印記。
[ ... ]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成功的關鍵,就在人格的養成!


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成功的關鍵,就在人格的養成!Showing Up for Life──Thoughts on the Gifts of a Lifetime

作者:老比爾.蓋茲&瑪麗.安.麥欽
原文作者:Bill Gates, Sr.、Mary Ann Mackin
譯者:洪蘭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28日

內容簡介

人生,永遠不要害怕更大的期待!

  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的父親
  首度分享教養秘訣和傳家智慧!

  爸爸,下次有人問你,你是不是真的比爾.蓋茲時,我希望你回答:「是。」我希望你告訴他們,你是另一個比爾.蓋茲一直努力想成為的人。──【微軟創辦人.蟬連14次世界首富】比爾.蓋茲

  老蓋茲的智慧一如他兒子的才華。我從他們兩人身上學到很多,也相信每個人都能從老蓋茲在本書分享的洞察中獲益良多。─【股神】巴菲特

  許多人總是這樣問老蓋茲:
  你到底是怎麼教出比爾.蓋茲的?你有什麼秘訣?

  ●絕對不要貶低你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

  ●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堅固的傳統,那是你的孩子永遠的依靠。

  ●不要小看各種運動或遊戲,它可以培養孩子冒險進取的精神,讓他學習如何追求成功,以及面對失敗。

  ●孩子需要更大的自由來回應生命的種種需求,千萬不要限制孩子的夢想!

  ●世界是我們的,與人為善,就是與自己為善,我們所送出的禮物,有一天會回到我們的世界!

  「比爾.蓋茲」家喻戶曉,他一手創造了微軟傳奇,蟬連十四次世界首富的寶座,同時也是世界上捐款最多的慈善家。當眾人驚訝於他的輝煌成就時,比爾.蓋茲最想感謝的人卻是另一個「比爾.蓋茲」──與他同名的父親、他的人格啟蒙者,也是他最敬重的偶像。

  為什麼老蓋茲能教出這麼出類拔萃的孩子?因為他營造的家庭氣氛、他信奉的人生哲學、他待人處事的方式,這一點一滴的身教成為最有滲透力的教養!聰明的父母要帶給孩子的不是成功的途徑,而是成功的品格;聰明的父母要告訴孩子的不是「應該要做什麼」,而是給他更多的機會去發現「自己想要做什麼」。而這些,正是老蓋茲在這本書中要與你分享的最大秘訣!


作者簡介

老比爾.蓋茲 Bill Gates, Sr

  他是仗義執言的律師,相信法律的力量可以幫助弱勢,讓社會變得更好。他是參加過二次大戰的退役老兵,從軍旅生涯發現了人道主義的可貴。他是竭誠奉獻的慈善家,集合眾人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這些人生歷練所淬鍊而成的智慧,也讓他成為自己的兒子比爾.蓋茲和股神巴菲特的偶像。

  老蓋茲目前在兒子與媳婦創立的「比爾和瑪琳達.蓋茲基金會」擔任共同主席,致力於愛滋病、瘧疾、肺結核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即使已經超過了八十歲,仍然每天早起開車上班,為他堅信的生命價值努力不懈。在《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這本書中,他首度披露世界首富的教養秘訣,不僅讓全天下的父母能夠從中找到一條適合孩子發展的路,更是讓所有讀者受用無窮的人生智慧指南!


瑪麗.安.麥欽 Mary Ann Mackin

  演講稿專家,服務過為數眾多的企業執行長。


譯者簡介

洪蘭

  知名教授、作家、譯者、演講人。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中正大學、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積極投身科學生根的工作,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心理學、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超過四十本,並於各大報章雜誌發表文章,相關寫作專欄集結成《講理就好》系列八書、《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大腦的主張》、《見人見智》等十本書。近年來積極演講推廣閱讀,開拓全新科學教養觀,二○○六年獲選為金石堂年度出版風雲人物。




推薦序1
Download幸福驅動程式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

  如所周知的,電腦有軟、硬體之分,硬體容量、系統穩定度等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相容且適當的軟體來加以驅動,也無法發揮為我們所用、為人類社會創造更美好生活的目的。當然,如果電腦能更進一步再加上網際網路的串聯,乃至雲端運算技術的加持,那麼,內攻外應、功效相乘的結果,科技資訊所能激發出的創意,也就更不可限量。

  《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這本書,不妨也可以從同樣的角度來作解讀。蓋茲老爸、老媽把比爾.蓋茲生得帥氣挺拔,固不待言,但更重要的是,究竟蓋茲的父母是「灌入」什麼樣的軟體,才將比爾.蓋茲驅動得對人類社會能有如此重大的貢獻呢?事實上,比爾.蓋茲是在經歷了蓋茲老媽十月懷胎,再經過「家庭」這個重要中介的養成之後,才有今天的模樣。蓋茲家就是孕育比爾.蓋茲的第二個懷抱。

  現在蓋茲老爸把驅動比爾.蓋茲的程式大方公開。透過書中一個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實在值得我們反覆咀嚼體會,關鍵密碼盡在其中!

  事實上,蓋茲老爸同意出版本書,願意開放程式碼,分享教養經驗,就是再一次的完整家教示範。

  他說「我發現我的經驗可能對別人有用,或至少有別的家庭會對我的經驗感興趣。這麼多年來,作為一個父親、律師、社會運動者、公民,我學到一個課程,希望能在這本書中傳遞出去。這個課程就是:我們是命運共同體,而我們需要彼此。」是的,「我們是命運共同體,而我們需要彼此。」正是驅動比爾.蓋茲能有今天成就的核心觀念。

  而這也正與長文所持續呼籲的「幸福,是總體的概念」若合符節。

  黎巴嫩文豪紀伯倫曾說:「如果沒有愛你的心和你愛的心,那你不過是一粒飄蕩的塵埃。」換言之,縱使讓你家財萬貫、闔家安樂,但是當你看到你自家門口有乞討的小孩的時候,你不會快樂。人要被很多人愛,也要能愛很多人,世界才會更美好。

  幸福是總體概念,自己一個人幸福,其他人不幸福,事實上是沒辦法成就自己的幸福。不要忽視個別的力量,要視總體幸福為己任。《禮記》〈禮運大同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你我心中真正總體幸福的實踐。

  此外,皇冠文化的出版貢獻,也值得關注。這就像網際網路或是雲端技術一樣,透過出版行銷與讀者家家戶戶的閱讀實踐,將你家、我家與蓋茲家,緊密地連結起來,形成一個無遠弗屆的幸福迴圈,讓世界可以更盡善美好。

  Download幸福驅動程式,還等什麼?現在就按「下載」、「確定」,並立刻「執行」吧!


推薦序2
蓋茲家的善行N次方
【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

擁有「是比爾.蓋茲爸爸」之頭銜,這本書的作者,「老」比爾蓋茲,大可以談談自己如何教子養兒的秘訣,也可以爆一兩件「小」比爾蓋茲的怪癖,以滿足全世界的網友對這位微軟創造者的好奇。但這本書一點都沒有刻意去標榜小蓋茲的豐功偉業,也沒有提供一些如何「育兒成大材」的教戰手冊,甚至也沒有留下任何足以留傳後世的傲人「家訓」!但是從頭到尾這本書所敘述的個人和團體公益活動的事蹟,一再的讓我感動,也一再的讓我體會到,參與善行其實是很自然的社會活動。

  老蓋茲本著法律人的冷靜,娓娓說出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智慧,要心胸寬大,要學習如何失敗,要尊重別人對你的信任,要找到工作的意義,要高瞻遠矚,要創造你希望看到的改變,要永不停止的學習,而且從一出生就必須如此!

  這些都是我們熟知的一些格言,但老蓋茲不是空談,而是看到家裡的親友如何和社會需求互動,他們不約而同都成為善行的志工。其實蓋茲的家教,就是用關懷別人的行為,把每一個人都串連起來!因此我們很容易就感受到這一家人,以基督教的精神,自然而然的就會去幫助每一個需要被幫助的人,而且在有較充足的經濟條件時,又很自發性的把關懷行為散佈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我實在很認同他書裡引用的一句話,「一個偉大的老師不是他教了什麼科目,而是他設下典範,他留下了身教!」做為一位在教育的崗位上奮鬥了四十年的老師,我不停的回想這句話,希望自己也能留下身影,讓後來的學子,在我走過的路上,跑得更為穩健!


推薦序3
教出既成功又快樂的孩子
【建國中學校長】蔡炳坤

  未久之前,參加了一本名為《教出快樂的孩子》的新書發表會,名製作人王偉忠先生說了一句頗耐人尋味的話:在台灣社會裡,要教出「成功」的孩子或許比較容易,要教出「快樂」的孩子實屬不易。

  是的,成功與快樂這兩個概念,的確可以組合出以下四個象限:成功且快樂、成功但不快樂、不成功但快樂、不成功且不快樂。讓孩子既能快樂學習又能夠獲得成功,確實是所有為人父母、為人師者最大的期待。從這樣的角度看來,老蓋茲顯然教出了既成功又快樂的孩子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一書,道出了老蓋茲一生為人處世的態度、原則,以及一路走來身為律師、丈夫、父親與慈善家的心路歷程,就某種程度而言,其實也算是他一生的傳記,誠如他在書的開頭所說:本書獻給我一生中所遇見的世界級的參與者,他們一直是我的激勵者,使我向前行。另一方面,當然也就很自然地呈現出他教導子女的秘訣,說到秘訣,當有人問道:「你怎樣教養出像比爾.蓋茲這樣的孩子來的?你的秘密是什麼?」老蓋茲總是對著自己說:「這是個秘密沒錯,因為我自己也不曉得!」在我看來,那是因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無須太多的言語,身教自在不言中。

  然而,要如何教出既成功又快樂的孩子呢?這還是大家都想一睹究竟的真相,畢竟比爾.蓋茲的成長與學習讓大家深感興趣,總希望「有為者亦若是」。老蓋茲在書中透露了邁向成功的必修課:積極投入,就能享受面面俱到的成功人生;讓心胸更開闊,創造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如果要成就任何有意義的事,只有辛苦地工作;你帶給家人的與你的家人帶給你的,遠比你想像的多更多;世界是我們的,與人為善,就是與自己為善。

  讀來鏗鏘有力、深富哲理,真是一語中的,令人印象深刻,我以五句箴言加以歸納整理,那就是:用心良苦、積極投入;眼界放寬、高瞻遠矚;態度堅定、無畏挑戰;胸襟廣闊、熱情分享;夢想成真、止於至善。

  在老蓋茲所分享的人生智慧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世界是我們的,與人為善,就是與自己為善。」世界首富比爾.蓋茲一直以來致力於慈善公益事業,他不只財富第一,捐獻也是第一,他捐出了大部分的財富去幫助開發中國家,以及需要特別關懷的弱勢族群。這樣的付出得到了世人極高的肯定與讚賞,也同時讓他在各種評比中都名列全球最有影響力、最有貢獻的人士之一,確是名實相副、實至名歸。

  《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這本書,真是教養子女的最佳典範,足以讓普天下為人父母者從中汲取教養之方:和孩子一起成長與學習、與孩子共同面對挑戰、做孩子一生的榜樣。這本書也是教導學生的經典教材,足以讓全世界為人師者從中獲得育才之道:亦師亦友教學相長、以學生之創意為師、以全人類之幸福為念。忝為教育工作者,深受感動之餘,樂予以推薦並為序言,以與眾多讀者們分享。


譯序

用心,做孩子的典範!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

  我因時間有限,許多喜愛的書都不能去翻譯,只能集中精神去翻譯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新書,所以常常有遺珠之憾。這次皇冠寄書給我時,說實在話,打開一看,是比爾.蓋茲的爸爸寫的,心中第一個念頭是:又是官大學問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成功的人一家子都是天才的那種書。但是畢竟接受過一點科學訓練,知道沒有證據的意見是偏見,所以在退回之前還是先拿起來看一下。想不到,一看就覺得這本書非常好、值得翻譯,因為作者言語樸實中肯、觀念正確、態度積極,是世界公民的好榜樣。我很贊同他的許多觀點,更欣賞他的幽默,例如有一次他去微軟員工年會演講,底下人看他是個老頭,都不安靜地聽,於是他說:「沒有我,你們今天都不會在這裡。」底下哄堂大笑,就全神貫注聽他講了。作者以誠實來面對所有的問題,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因喜歡這個人而忘記他是比爾.蓋茲這個世界首富的父親,相信讀者看完會跟我有同感。

  當記者問他,他是怎麼教的,教出像比爾.蓋茲這樣優秀的三個孩子時,他想了一下,很誠實地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盡量參與他們的生活,以身作則給他們看而已。」這句話說得太好了,教養孩子無他,身教而已。做父母的最需要的就是「參與」,參與孩子的大小活動,因為只有參與才會有了解,有了解,溝通才會順暢。

  兒童發展研究發現所謂的青春風暴期,除了青少年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的原因之外,另一個原因是溝通管道的不暢通。這個年齡的孩子常覺得父母不關心他,或關心太多、或關心的方式不是他要的,反正怎麼做都不對,常令父母抓狂。但是如果平常有參與孩子生活,只要孩子情緒一有不對勁,立刻化解,就不會累積起來變成滾雪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作者說,他雖然做律師,業務很忙,還是盡量抽空參加孩子學校活動及球賽。孩子打球時,一上場,眼睛一定往觀眾席上掃描,就是希望看到父母有來觀賽。在那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在意父母對他的看法,希望父母以他為榮。最近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孩子說謊的頭號原因是不想讓父母對他失望,這份報告出來很令父母震驚,叛逆的孩子其實心中還是希望取悅父母,只是能力或經驗不足,弄巧成拙,馬屁拍到馬腿上而已。父母從來沒有想到孩子做出令他生氣的壞事,原來背後的原因是希望討好他。看到台灣現在這麼多不快樂的孩子,我加緊翻譯,希望給父母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孩子。

  作者說他從小就是童子軍,參與很多社會公義活動,長大後,他與太太都是社會上慈善活動很活躍的人,他的身教影響了比爾.蓋茲,使他後來把錢捐出來成立基金會,幫助非洲的兒童。

  他在書中一再強調把握機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許多父母都有這個經驗:孩子十二歲,六月份,未畢業前是小學生,你要牽他的手過馬路,他會讓你牽,但是到了九月份一開學變成國中生之後,他就不肯讓你牽,叫你不要這樣肉麻,等到上了高中就變成你走前面,他走你後面,假裝不認得你了。我看到這位父親這樣花心思教育孩子,很是感動,覺得應該盡快把它翻譯出來,讓很多父母了解孩子的童年是一縱即逝,要把握住教導他的機會,至少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教給他。時光是一去不回頭,失去了親子共處的機會會變成終身的遺憾。養孩子的樂趣就在每天看著孩子成長、成材,你如果不花時間跟他在一起,又何必生他呢?做父母的最不應該就是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沒錯,現代人很忙,常常忙到連飯都來不及吃,但是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什麼都全有,自己要做選擇,應該早早把優先順序排出來,選重要的做。孩子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投資,金錢財富可以再賺,只有教養孩子的機會失去了不會再有,作者的智慧是值得天下父母借鏡的。

  比爾.蓋茲成功後,很多人恭維他,說他的兒子是天才,這位父親自己說,孩子是不笨,但是跟他一樣聰明的孩子多得是,他孩子比人強的地方在於他有熱情,能鍥而不捨去追求夢想,成功不是僅靠聰明,智慧和熱情兩者不可缺一。我認為他這個做父親的也有智慧,懂得放手,想想中國的父母親大概很少能像他一樣,孩子哈佛唸到二年級肯讓他輟學去追夢。

  英文有句諺語:「沒有什麼叫天才,放對了niche(位置),讓孩子能力發展出來就是天才。」只是很多父母不知孩子的能力在哪裡。其實,只要是自己帶的孩子,稍加注意,一定會知道他的長處在哪裡,就像作者說的,他帶三個孩子去迪士尼樂園玩,出發前,他給每個孩子二十元美金的零用錢,回來時,他馬上知道他的大女兒是走會計師的路,因為她拿了一個小本子記帳,路上花的每一分錢都登記下來,回到家,她把本子上登記的帳跟她皮包中的零錢一比對,一分都不少,他就立刻知道這孩子以後應該做會計師了。所以只要是自己帶的孩子,父母一定知道孩子的天分和興趣,因為他們在生活上會不知不覺把他們的喜好流露出來,父母稍加留意就看到了。看到現在有孩子懷孕足月到學校生了嬰兒,父母都不知道,心中實在覺得很難過。

  教養孩子無他,用心而已,用心教他、帶他、陪他,他自然會以最好的成就回報你。這本書,作者從他自己小時候觀察他的父親如何參與鎮上的公共事務,到他如何把這個參與的公民責任再傳到他小孩身上,是一本很好的回憶錄。成功沒有偶然,它絕對是智慧、熱情與毅力的成果。
[ ... ]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沉默也是一種語言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時代著名的大哲學家,也是西方唯心主義哲學的開山始祖。有一天,一個自命不凡的年輕人前來雅典找他,表示希望投入他的門下進修。

年輕人一開始就滔滔不絕強調自己是多麼優秀,多麼有才華。等他說完之後,蘇格拉底才開口說道:「收你當學生可以,但是,你必須繳兩倍的學費。」年輕人大惑不解,問道:「為什麼?我可比一般人都優秀,我才華出眾,我……」蘇格拉底回答說:「因為,我除了傳授你學問之外,還得花些時間教你如何閉上你的嘴巴。」

古今中外,不論哪一個國家,都流傳著「沉默是金,雄辯是銀 」之類的諺語,諸如: “Be sure the brain is in gear before engaging mouth” 、 “多聽比較有利” 、 “時常嘮叨不停,智慧會消失”、 “沉默的樹結和平的果”……。

英國歷史學家柯萊爾曾說:「沉默較之雄辯,更容易贏得勝利。」

莎士比亞也說過:「當雄辯無法使之懾服,沉默定能勝之。」

的確,沉默也是一種語言。細心聆聽別人說話,可以迅速掌握對方是什麼類型的人,有什麼樣的想法、需求,也可以從聽話之中學習到許多自己不懂的事務。想要掌一個人的心理,多聽聽他發言,不愧是個好方法。

人生苦短,少一個敵人就等於多一個朋友,自大自信在認識朋友中卻會另朋友敬而遠之,就算你是一個曠世奇葩,面對初識的人,不管怎麼吹擂自己品德高尚、學識淵博、志向偉大,都是徒費唇舌。對方不但難以苟同,反而會心生反感,認定你是一個相當討人厭的小傢伙。相反的,如果你讓對方盡情高談闊論,自己靜靜地扮演好聽眾的角色,對方很難不對你留下良好印象,說不定日後還會把你當成「知音」,有機會也可能對你特別照顧。

我是誰?你們所認識的聆聽者!
[ ... ]
 

©2009 everyday celebrations... | by Eddie